不少市民去医院打针时都有过类似经历:护士在胳膊上摸来摸去,一针下去没扎中血管,只能拔出来再试一次。特别是老年人、长期透析的患者,血管又细又脆,或者藏得深,穿刺就像 “盲猜”,患者疼得皱眉,护士也捏着把汗。静脉穿刺虽是医院里常见的操作,但对血管条件差的人来说,可能要挨好几针才能成功。为破解这一难题,我院血透室率先开展并熟练掌握了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借助超声的 “可视化” 优势,护士在穿刺前能实时观察血管的深浅、直径和走行,做到 “胸有成竹”。
“以前透析打针,最怕护士说‘血管不好找’。” 正在我院血透室接受治疗的张大爷说,自己透析多年,血管早就变硬变细,有时候要扎两三针才能成功,“现在不一样了,护士拿着个小探头在胳膊上一扫,很快就找准地方,一针就好,一点都不疼。”
这项技术最先在血透室 “落地生根”。因为透析患者每周要穿刺两三次,血管损伤大,是全院穿刺难度最高的群体。自从用了超声引导,这里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从原来的七成多提升到九成以上,再也没人因为反复穿刺哭鼻子了。
血透室的超声穿刺技术,是护理团队共同学习、反复实践的成果。通过集中培训、技术分享、实操演练,整个护理团队都掌握了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了技术的可复制性与可推广性。
更让人点赞的是,血透室的连建伟护士长没有把这项技术 “藏起来”。听说心血管内科常有老人因为血管太细打不上针,她们主动上门帮忙。上周,82 岁的李奶奶(化名)要输液,血管细得像头发丝,护士用超声一看就找准了位置。血透室乐于分享经验,助力更多科室培养出 “会用、敢用、用好” 这项技术的人才。
 
 
 
护理质量的提升永无止境。血透室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技术,把 “精准、安全、舒适” 的理念融入每一次穿刺操作中。
 

 

 

图片

 

创建时间:2025-09-08 17:00

我院开展血透室超声引导穿刺技术 精准又舒适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