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麻醉科医生陈东临床经验丰富,被选为第34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员,624日晚抵达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之后,他和队员们不顾旅途劳顿,迅速投入工作交接,在短短数日内,医疗队高效完成了多项重要外事活动和医疗任务,走近陈东医生的援非工作,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援外医疗队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

 

 

初入科室,与死神竞速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会导致身体无法有效散热,体温升高而引发中暑和热衰竭。中暑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肌肉抽筋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作为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的一员,今是我正式在赤几马拉博医院开展工作的第一天跟随技术院长玛蒂娜到麻醉科室报到,就碰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急救任务,深刻体会到援非医疗工作的艰巨与责任。

踏入科室还不到五分钟,整个人还处于完全懵懂的状态中,一台右乳巨大肿物切除术的麻醉工作就已摆在眼前刚开始,由当地麻醉医生采用氯胺酮和丙泊酚进行麻醉,手术进程看似顺利,肿物成功切除,即将进入缝合环节时,意外突然发生了,患者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即使放置口咽通气道、面罩给氧,数值仍在 20% - 40% 之日徘徊,生命危在旦夕。

这时,我毫不犹豫,马上动手做相关的抢救工作。在给氧过程中,敏锐捕捉到患者咽喉部传来的咕噜咕噜” 异响,凭借专业判断,意识到是大量分泌物阻塞通气通路所致。我立刻指向患者口腔,示意当地麻醉医生吸痰,所幸对方领会意图。然而,当地医疗条件的简陋却成为阻碍,麻醉医生在消毒桶中艰难寻找吸引管,找到后又出现吸引管与吸引器无法连接的状况,无奈只能手动按压。时间就是生命,我争分夺秒为患者抽吸浓稠分泌物,每一秒都承载着生与死的重量。大约一分钟后,患者血氧饱和度开始回升,之后,我又反复进行两次口腔吸引最终,患者鼻吸氧状态下血氧恢复至 100% 这场与死神的竞赛我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事后回想,不禁感慨。当地麻醉医生在操作中暴露出的风险意识严重不足、准备疏忽,让我深知医疗观念与习惯差异显著;而患者在如此危急状况下表现出的抗造,虽有几分无奈,却也折射出当地医疗条件长期受限,患者对病痛的耐受与医疗环境的被动适应。

这一天,我而言,是援非工作的全新起点,见证了生命救援的紧张时刻,更明晰肩负的使命—— 要以中国医的专业与担当,传递先进理念,助力改善当地医疗现状,在这片土地,为更多生命筑牢健康防线

 

 
 
 
 
 
 
图片
图片

 

创建时间:2025-07-18 18:00

援非日志:初入科室,与死神竞速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