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4日上午,在容桂健共体中医经典临床学习班上,我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佛山名医尹德铭主任医师做《四气调神大论与养生》的学术报告,带领我们走进中医经典,品味传统医学精髓!
什么是四气?什么是调神?时值冬季,我们中医在冬季调什么?养生核心是养什么?这篇《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就有最全面的解答。
“四气”,就是指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气调神者,随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神志也。”
逆四时的危害
《黄帝内经·素问·四时调神大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少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太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违背了春天的时令规律,人体的少阳之气就不能焕发生机,肝气就会因此内郁而引起病变;违背了夏天的时令规律,人体的太阳之气就不能旺盛滋长,心气就会因此内空而出现虚寒;违背了秋天的时令规律,人体的太阴之气就不能起到收敛的作用,肺气就会因此桔萎而导致肺部胀满;违背了冬天的时令规律,人体的少阴之气就不能起到闭藏的作用,肾气就会因此失常而发生泻泄。
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不例外。春夏要养生养长养阳气保养心肝,秋冬要养收养藏养阴气保养肺肾。这是适应养生的根本原则。违背了这一根本原则,便会损坏身体。顺从这个养生原则,就不会得重病。
尹德铭主任的讲课让我们对养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养生。养生就是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天地相应。根据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来调节精神情志,要适当控制好自己情绪,不要大喜大悲,不要独自苦思冥想,忧愁伤悲。调节好自己情绪,是保证健康的关键!圣人倡导未病先防,我们在以后的日常诊疗当中可以做好宣传教育和指导临床实践。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注重运用四气调神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我们会努力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四气调神理论和临床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同时,我们也会将这些知识和经验与身边的人分享,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药的智慧和魅力。